英文學習

羊皮紙英文學習網

知識依靠分享在傳播,大家花一點時間分享,知識就能匯集、傳播下去,為我們的世界多一份文化,多一些色彩。
  • 英文例句
  • 特殊名詞
  • 日常英文
支援服務 / 討論 / 綜爇娛樂 / 搞笑圖文 /

習慣可能害死你!機車騎士超大車 千萬別選這邊

發表新主題
隨機主題
上個主題
下個主題
|
習慣可能害死你!機車騎士超大車 千萬別選這邊

騎機車不難,但養成良好習慣卻要花點心思。大車在前時是否超車?如何超車才安全?政府近來積極推廣「防禦駕駛」,強調是影響一輩子的用路觀念。然而如此重要的觀念,民眾知道多少?都清楚了嗎?

全台各地近來都曾發生機車騎士要超越大車時,不慎人車滑倒被大車壓死意外,畫面驚悚。去年11月26日,台中女護理師下班騎機車回家,要超越前方預拌混凝土車,超車時疑因地面濕滑摔車,女騎士滑到大車底下,當場被壓爆頭慘死。

新北27歲許姓女碩士生,去年12月4日上午9點騎機車行經淡水坪頂路,要從右側超越前方遊覽車時,因路面顛簸導致機車失控,許女人車倒地後慘遭遊覽車右後輪輾過當場死亡。

今年1月15日,弘光科大黃姓女學生騎車返家途中,經過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甘肅路時與遊覽車並行,黃女疑似為了閃避前方行駛較慢的機車,與梅車距離太近而碰撞,黃女頭部被遊覽車右後輪壓過,送醫不治。

小車超越大車 從右邊比左邊危險

幾起機車死亡車禍,都是跟在大車旁的意外。騎機車發現大車在附近時該如何騎乘?防禦駕駛的觀念很重要。

台中一名資深交通隊警官說,機車跟在大車後方時,最好不要超車,但多數人嫌大車太慢,超車又容易發生意外。他建議,如果是雙線車道,應從左側超車,並注意路況,而非多數騎士習慣的右側超車。

他說,右側超車不確定危險因子多,例如機車要擠在路緣和大車間,緊鄰慢車道又有路面標線或水溝蓋,路面磨擦係數不同,還有高低差,機車容易打滑跳動,或騎士遇到不平路面時常習慣性往左偏,擦撞大車,人車滑到車底。

「防禦駕駛」觀念 一輩子都受用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網站去年貼上一則宣導文:「防禦駕駛」 影響一輩子的用路觀念,內容引用車輛專家宣導「防禦駕駛觀念」,在網路被大量轉傳。台中一名交通隊員也轉傳給親朋好友,他說自己對親友宣傳的速度太慢,看專家影片說法,希望幫大家建立正確駕駛觀念,減少行車事故,少一件車禍就是做功德。

宣傳文內容引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試車場部人員鍾國良的自製宣導影片,鍾國良在影片中說,若能提升用路人對交通情境的預料能力,包括危險預測能力,意外的發生可降低。此能力涉及人、車、環境與彼此交互關係,而防禦駕駛正是此種危險預測與認知的駕駛哲學,也將影響一輩子的用路觀念。

車輛中心針對國人經常遇到卻又容易疏忽的交通情境,提出應有之危險認知,以可能發生危險的情境加以說明,提醒駕駛人與用路人從目視、耳聽察覺,認知並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危險,採取必要措施避免,車輛認也依此編製防禦駕駛手冊,廣義的防禦駕駛不限於駕駛人,應用範圍可包括如機車騎士、行人等所有用路人。

公車業者自保 一輛車裝12顆記錄器

大車與機車擦撞事故頻傳,許多大車為避免吃悶虧,在車體四周加裝行車記錄器自保。許多公車業者從早期的4顆鏡頭,增加到8顆、12顆。

台中客運表示,行車記錄器鏡頭愈裝愈多,主要還是自保,一旦發生事故,鏡頭拍到的就是真實狀況,有影像就能還原事故真相;早期行車記錄器有死角,發生事故時,只能靠交通現場圖,再怎麼樣也沒有鏡頭拍到的真實。

統聯客運台中市公車主任林元凱說,公車至少配備8鏡頭,甚至還多到10鏡頭、12鏡頭都有,車外不只前後要有鏡頭,連左、右側鏡頭都還得再分前、後位置,因為每顆鏡頭都會有死角,多設就能釐清很多問題。

林元凱說,多鏡頭的行車記錄影器除了可以作為事故佐證,還可以分析易肇事路段與肇事原因,而裝多鏡頭的原因,自保占了40%,用於肇事分析的占60%;他強調,這是駕駛教育訓練的重要資料。

  • 本文由作者宣告為原創文章, 為尊重著作權, 未經作者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 關鍵字 : 防禦駕駛, 超車, 觀念, 用路觀念, 影響一輩子, 大車, 鏡頭拍到, 重要, 認知, 死角, 機車, 意外, 強調, 交通情境, 黃女頭部, 黃女疑似為, 高低差, 騎機車不難, 駕駛哲學, 預測接下來
0 0
2025-01-09T06:22:31+0000


  • 當您未登入羊皮紙時,可以利用臉書 Facebook 登入來發表迴響。若使用羊皮紙會員身份發表迴響則可獲得經驗值及虛擬金幣,用來參加羊皮紙推出的活動。
發表迴響
 
驗證字串

Facebook 粉絲專頁

訪客瀏覽統計

  • 訪客人數 : 3,069,767
  • 瀏覽次數 : 3,254,124
  • 瀏覽深度 : 106.0 %

QRCode 條碼 & APP 連結

說明
本頁網址

在相關服務標籤中,『掃描條碼,在行動裝置』或是『點擊連結按鈕,在本裝置』中開啟網頁或是 APP 相關操作。
QRCode